仗劳勤学网

竖曲线的测设过程(轻松测量竖曲线参数输入)

本篇目录: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分析?

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道路施工测量1施工边桩确定道路工程开工后,中线所钉设计院交桩由于道路开挖都要毁掉。

竖曲线的测设过程(轻松测量竖曲线参数输入)-图1

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分进行技术处理。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其测量精度符合规范。b、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可以采用交点法或其它方法加以固定。

高程测设的步骤有哪些?(可以带数字)

1、测设已知高程点的步骤如下:在已知点A和待测点B之间用水准仪和塔尺测设高差hAB,并计算出B点的高程Hb。在B点附近选择一个需要测设高程的点C,用水准仪和塔尺测设高差hBC,并计算出C点的高程Hc。

2、数据处理和分析:测量完成后,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已知高程点的准确高程。数据处理通常包括误差校正、数据平差等步骤,以确保高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竖曲线的测设过程(轻松测量竖曲线参数输入)-图2

3、数字测图图根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压。

竖曲线任意点高程计算中,改正值计算的x为什么不能用与变坡点的距离来...

1、计算时以变坡点为起点,所需计算要素有该变坡点里程桩号相邻坡段的前纵坡度I、后纵坡度J和变坡点所在竖曲线的半径R。

2、说明:H=所求点高程;E=竖曲线交点高程;Q=起点桩号;C=所求点桩号 ;I=线路纵坡坡率。

3、切线长计算公式:T=1/2*R*(I前-I后)。凹形的竖曲线,视距一般能得到保证,但由于在离心力作用下汽车要产生增重,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半径来控制离心力不要过大,以保证行车的平顺和舒适。

竖曲线的测设过程(轻松测量竖曲线参数输入)-图3

4、两条直线坡度不同)时才插入竖曲线。直线是的高程很好计算(因为坡度和距离都是知道的),插入曲线的半径R和切线长度T定好就能计算竖距H,用直线上的高程减竖距,就得到曲线上的高程,不管是不是变坡点,都能求得。

曲线的测设

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切曲差。圆曲线的测设分为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主点(ZY、QZ、YZ);依据主点测设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的里程桩,详细地标定曲线位置。

切线支距法、偏角法。根据查询圆曲线相关资料,圆曲线详细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圆曲线指的是道路平面走向改变方向或竖向改变坡度时所设置的连接两相邻直线段的圆弧形曲线。

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有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和切曲差。由一个圆曲线组成的曲线称为单曲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向圆曲线组成的曲线称为复曲线。

圆曲线的起点ZY、中点QZ和圆曲线的终点YZ称为圆曲线的主点。

【答案】:B、C、D、E 线路施工放样方法与建筑施工放样方法基本一致,特殊之处为曲线测设。曲线测设的方法常用的有极坐标法、坐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

怎么将一段道路经纬度和海拔转换成道路平纵断面

一般平面曲线是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连接组成完整的线性。线路的纵断面是由不同的坡度连接的。当两相邻的坡度值的代数差超过一定值时,在变坡点处,必须用曲线连接。

将地面中桩高程数据(地面线.dmx)导入,然后再进行纵断面设计,最后出图即可。纬地道路交通辅助设计系统(HintCAD) 是路线与互通式立交设计的专业CAD 软件。

(1)选定里程比例尺和高程比例尺。一般对于平原微丘区里程比例尺常用1:500或1:200,相应的高程比例尺为1:5000或1:2000;山岭重丘区里程比例尺常用1:2000或1:1000,相应的高程比例尺为1:200或1:100。

你的问题描述有一点笼统,大概推测一下,然后回复供参考。如果平面设计已经做完,你可以点击主线平面设计-计算绘图,纬地可以基于设计数据绘制平面设计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轻松测量竖曲线参数输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